为弘扬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深切缅怀遗体捐献者,3月26日上午,在云南省红十字会的指导下,由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昆明晋龙如意园及省内多家医学院校联合发起的“生命·遇见——2023年云南省遗体捐献者清明追思会”活动在晋龙如意园举办。
活动在低回的音乐声中拉开序幕,全体人员庄重肃穆地向遗体捐献者默哀致敬。
昆明晋龙如意园常务副总许洁在致辞中表示,为铭记遗体捐献者的大爱善举,2011年4月,云南省红十字会、省民政厅和昆明晋龙如意园等多家单位携手共建了云南省首座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为遗体捐献者的家人、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提供了一个缅怀、追思的公祭场所,迄今历时12载,共有379名遗体捐献者的英名被镌刻于纪念碑上,供社会各界凭吊、瞻仰。
省红十字会二级巡视员杨家俊在讲话中表示,遗体捐献是促进医学教育发展,提高医生技能水平,推动医学科学进步,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高尚义举,是造福人类、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遗体捐献者崇尚科学、奉献自我、移风易俗、造福人类的高尚行为,留下的不仅是一具可供医学教学科研所用的遗体,更重要的是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希望,遗体捐献的理念和行为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认同、支持和参与;我们号召,广大红十字工作者、会员、志愿者、医务工作者、医学师生和媒体界的朋友们,积极行动起来,为遗体捐献工作致知力行,添砖加瓦;我们相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经过全社会仁人志士的共同努力,也一定能够为我省医学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杨家俊说。
遗体捐献者家属讲述了帮助亲人实现遗体捐献的赤诚情怀和感人故事;志愿者声情并茂地表演舞蹈《思念》、诗朗诵《生命的礼物》;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师生进行“医学生誓言”宣誓,誓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最后在志愿者引导下,参加活动全体人员向纪念碑前向捐献者躹躬,并敬献鲜花,表达对捐献者及其家属善行义举的崇高敬意。
78岁的周光惠来到纪念碑前,含泪抚摸着老伴吴培兴的名字,哽咽地说:“我来看你了。”2018年,老两口一起登记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我的父亲是一名老红军,一辈子都贡献给了革命事业,受他的影响,加上我自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希望通过遗体捐献为医学事业做一份贡献。”周光惠说,她的老伴患有帕金森,也希望捐献遗体后能对医学研究有所帮助。2021年,吴培兴老先生逝世,身前他是人民教师,身后成为了“大体老师”。如今,看到老伴的名字镌刻在纪念碑上,周光惠既高兴又难过,“难过的是老伴不在身边了,可也很欣慰,有这么多人缅怀纪念他。”受老两口的影响,周光惠的妹妹和妹夫也登记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不过,还是有一些人不理解我们的行为,我希望能有更多人理解和支持遗体捐献,为医疗卫生事业做一份贡献。”
省红十字会、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云南大学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相关领导,以及遗体捐献者家属和志愿者代表、昆明晋龙如意园工作人员等1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云南省红十字会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1217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9000689号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国贸路309号政通大厦7层 邮编:650200 电话:0871-67196666
技术支持:贵州佰仕佳信息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