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是红十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十字青少年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云南省红十字会紧紧围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推动高校红十字工作取得成效,在保护青少年生命健康、传播红十字精神、开展志愿服务等方面,为红十字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21年6月,云南省红十字会与云南省教育厅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实施意见》,多措并举推动全省各级红十字会与教育部门、学校共同推进学校红十字会组织 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成立15所高校红十字会,700多所学校红十字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校红十字组织体系。各高校红十字会积极开展志愿服务、人道救助、防灾避险、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普及、无偿献血等活动。为了让高校红十字会从“建起来”到“活起来”,自2020年起,云南省红十字会已成功举办五届全省红十字公益项目大赛,吸引了众多高校参与,目前已孵化了6个高校公益项目、打造了3个红十字志愿服务精品项目,涵盖了助学、助老、助农、疾病预防、应急救护培训、社区服务、特殊群体服务等领域。走在云南大学呈贡校区的校园里,田径场健身房门口、明远楼二楼大厅、东门新体育场田径场、楠苑食堂超市入口处等地均设置了AED体外除颤仪。截至目前,云南大学在呈贡校区和东陆校区图书馆、校医院等地共安装了16台AED体外除颤仪,确保发生紧急事件时,师生有更多自救互救的机会。云南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指导老师于菁表示,云南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成立于2005年12月,社团会每年招纳新的志愿者参加校内的急救培训(包括AED体外除颤仪的使用、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各类型公益活动。云南大学自2017年启动急救培训,累计已有2500余名学生通过培训获得初级救护员培训证书。2023年11月,学校正式进入第二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的行列;2024年6月,学校被云南省红十字会授予“云南省遗体捐献登记接受站”。未来,学校计划将急救培训纳入大一新生军训科目当中,还将对校医院所有教职员工进行专业的急救培训,旨在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在遇到突发状况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第一时间给予恰当的救助。《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关于加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将红十字工作融入学校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云南省红十字会以此为指导,通过搭建平台、持续教育、选树示范等措施,全面推进学校红十字会建设,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024年10月9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鲁金昊作为云南红十字青少年代表,参加了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分享了自己在志愿服务中的宝贵经验和实践心得。鲁金昊既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学专业的大学生,也是一位充满活力的红十字志愿者。谈及红十字志愿服务时,他的眼中闪烁着对志愿服务的热情。每次穿上那标志性的红十字马甲时,他总是格外专注和投入。“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志愿服务是在2021年9月,我考入昆明医科大学,10月正式加入了昆明医科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云南省红十字会‘滇苗助学’项目中的滇苗信使的活动,我们志愿者需要给一位受助的小朋友写一张贺卡,在受助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志愿者能够收到小朋友在收到贺卡时的一个视频反馈,在这个视频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给受助小朋友带来积极的影响。”鲁金昊说。云南省红十字会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专业素养。以鲁金昊为代表的这些青年志愿者已成为云南省红十字事业的重要力量,为红十字会在基层履行法定职责、开展红十字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云南省红十字会在学校开展“救在身边+生命教育”“防灾减灾+生命教育”等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通过举办应急救护技能大赛、应急救护培训等形式,让广大青少年掌握急救知识,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我喜欢参加应急救护培训活动,作为一名医学生,在应急救护培训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心肺复苏、包扎止血、骨折固定等实用的技能,让我在不断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中巩固这些技能,在关键时刻能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鲁金昊说。下一步,云南省红十字会将继续深化高校红十字会建设,创新工作方法,拓宽服务领域,坚持把做好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让更多的人道主义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奋力开创高校红十字工作的新局面,为推动文明校园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红十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