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从小教育我,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多做好事和善事。”3月14日上午8时22分,云南省文山市马塘镇的云南省第27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王先生说。

王先生今年45岁,是一位“包工头”,长期在外地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005年,王先生在文山市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王先生平时是个热心肠,喜欢帮助他人,已无偿献血十多次。

2022年1月,王先生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云南省分库的电话,告诉他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了。“给我两天时间,我和家人商量一下。”接到电话后,王先生特别开心,但并没有立即同意。原来,2020年,王先生不幸出过一次事故,肺部刺穿、肋骨骨折、肠子断了。大病初愈不久的他,担忧此时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健康质量不合格。王先生的妻子询问一位医生朋友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就像献血一样简单。听了朋友的话后,王先生的两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非常支持他,并对他说:“阿弟,只要对你身体没影响,救人是件大好事,哥哥和姐姐都支持你!”

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后,按照造血干细胞捐献流程和要求,王先生进行了严格体检。3月9日,王先生乘坐网约车来到昆明。当晚,他住进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每天注射一支动员剂,为捐献做好准备。
3月14日14时26分,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云南省分库工作人员、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王先生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王先生说:“父亲、二叔、三叔都是退伍军人,受他们影响,一家人纯朴善良、刚正不阿、乐于助人。父亲、母亲年过八旬,他们不了解造血干细胞的作用,担忧大病初愈的我身体吃不消,所有不同意捐献。但是,父母从小教育我们:人出门在外一定要多做好事和善事。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希望那个素未谋面的小伙子尽快康复,勇敢地撑起一个家庭。”

据悉,王先生是中华骨髓库第12904例、云南省第27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