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宣传褒扬群众性自救互救的感人事迹和典型案例,选树群众性自救互救典型人物,根据中国红十字会《2021应急救护推进年工作方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云南省红十字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寻找最美救护员”活动,希望动员更多公众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学习急救、学会急救、敢于施救,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新时代文明新风尚。
2020年10月2日,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后首个国庆长假的第二天,大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下,做好个人防护,开始了难得的假期之旅。而这一天,也因为一场意外,让两个毫无关联的人终生难忘。
当晚的楚雄州彝人古镇街头,游人涌动,车水马龙。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徐芹与家人如往常一样在街头散步,惬意地感受着节日氛围。突然,人群中一位男性老人摔倒在地,不省人事。徐芹老师闻讯赶来,敏锐地察觉到这不是一般的失足摔倒,于是立即检查判断老人的意识、脉搏和呼吸,并立即对其进行心肺脑复苏术急救。急救中,徐芹老师不顾疫情期间疾病传播的危险,毅然脱下口罩,为老人进行人工呼吸,经过20多分钟的心肺脑复苏急救,老人动脉搏动触及和自主呼吸出现,在120到来后,将老人交给120医师。
在医学急救中,对心脏骤停的患者有效实施心肺复苏,尤其在被称为“黄金时间”的最初4至6分钟,是极其重要的急救操作。在危机时刻,徐芹老师发挥所长,紧急施救,为老人赢得宝贵的抢救机会。
事后,徐芹老师结合疫情防控的标准对自身做了必要的观察,并未发现任何异样。
当有人问起当时为什么不顾一切冲上去救人时,徐芹老师淡然一笑道:“这就是本能吧!面临生死时,医者自然潜意识就会去施以援手。”这样的回答,让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师生们感到熟悉。
徐芹老师是楚雄医专医学系妇科儿科教研室的一名教师,在医学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十多年,有着丰富的医学类课程教学经验,培育了一批批投身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医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和使命,而徐老师除了在课堂上传授专业的医学知识之外,还亲身践行了“医者仁心”、“济世救人”的职业道德精神,为楚医全体师生上了一堂“接地气”的理想信念课。
同时,徐芹老师还是云南省红十字会救护员,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红十字会会员、红十字志愿者。她在学校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积极参与红十字志愿活动,参与红十字会工作。2018年,被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红十字会授予“红十字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回忆起那天晚上的经过时
她说了这样一句话:
如果说
今天再一次有一个人
倒在了我的面前
我也会依然不顾一切的
去拯救他的生命
只因为我是一个医生
云南省红十字会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1217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9000689号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国贸路309号政通大厦7层 邮编:650200 电话:0871-67196666
技术支持:贵州佰仕佳信息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