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伴读计划是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充分结合扶智项目,旨在传播红十字精神,保障最易受损人群平等学习的权力,践行红十字会宗旨,帮助小朋友走进图书室,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汲取书本知识,提高阅读能力,扩展知识面,让孩子们爱上阅读。
12月13日,中国红十字总会志愿服务发展项目博爱伴读计划在昆明市东川区李子沟村紫霞书院开展。项目自2016年立项以来,主动助力党委政府的脱贫攻坚工作,先后玉溪市澄江市、楚雄州武定县、禄丰县和昆明市东川区等地及昆明市多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特殊学校持续开展伴读扶智志愿服务工作,已投入款物20万元余元,出动志愿者200余人次。
快乐的阅读周末
12月12日上午9:00,在海拨2450米的昆明市东川区李子沟村,大雾还未散去,寒风咧咧,气温不到8℃,家长们积极带着小朋友们陆续来到了紫霞书院,参加云南省红十字会举行的红十字博爱伴读活动。
五星级志愿者刘昱君在整理海报
刚开始,小朋友都很害羞,志愿者们没有急着开始带孩子读书,而是热情的欢迎孩子们的到来,带着他们做游戏,让孩子和志愿者们熟悉起来。大家互相做起了自我介绍,小手拉上大手,氛份融洽起来。
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奶奶牵着一对双胞胎兄弟走了进来,他俩的脸儿红得像熟透了的红柿子,五星级志愿者刘昱君急忙上前牵他们小手,邀请他俩来和别的小孩一起聊天,他们忙低下头,不敢再看志愿者们一眼。在奶奶和志愿者谭礼的鼓励下,他们终于愿意和刘昱君说话,却始终不愿意加入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中。
志愿者陈法勝、马芳颖带孩子游戏
在太阳将光辉播撒在书院时,志愿者们将其他小朋友带到了书院里一起玩“手指操”、“老鹰捉小鸡”、“木头人”等破冰小游戏,让小朋友打开自己心扉,互相认识熟悉彼此,融入到整个小团队中,让小朋友们和志愿者们互动起来,真心投入接下来读故事的环节。而在玩游戏的时候,陆陆续续有新的小朋友加入了志愿者们,而一直远远旁观的双胞胎兄弟也被游戏的氛围感染了,弟弟拉着哥哥加入了“木头人”的游戏。在游戏的最后环节志愿者们围成了一个小圆圈,志愿者用简单通俗的话语为小朋友们普及红十字会的主要职能以及红十字标志等红十字的相关知识。
在小朋友与志愿者们相互了解熟悉以后,志愿者们带他们进入了紫霞书院图书室,开始了伴读环节,带着小朋友们一起挑选即将阅读的故事书,在小朋友们主动朗读其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后,志愿者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孩子们思考。孩子们积极主动,气氛活跃,主动朗读的孩子得到了书包、文具盒等小奖品。气氛愈来愈活跃,孩子们主动起来背诵古诗、唱歌,大家在读书活动中,收获了读书的快乐、喜悦,活动在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第一书记是红十字志愿者
李子沟村的第一书记谭礼是红十字志愿者,多次参加红十字会服务活动,深入大山深处为彝家老人拍照,为不少老人拍摄了第一张个人照。自2018年驻村扶贫以来,谭老师深知扶贫先扶智,致力于文化脱贫,克服重重困难,在李子沟村小学校舍建立紫霞书院,书院承载着李子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使命。谭老师在脱贫路上成绩斐然,他奔走于嵩山峻岭之中,带领着李子沟村的村民脱贫致富。使这个全村219户于2019年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谭礼老师和驻村扶贫干部们集思广益,依托当地特有的开花洋芋,将李子沟村规划为“开花洋芋产业园,使李子沟村实现产业脱贫,目前已举办了两届“开花洋芋”节,使“开花洋芋”知名度大大提升。富起来的李子沟,成为精准脱贫的典型,吸引了央视《焦点访谈》三年的跟踪报道,在文化扶贫与产业扶贫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志愿者谭礼等带着孩子读书
谭礼老师积极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整合农家书屋等资源,发动社会各届捐赠图书,在村里建立了紫霞书院,藏书达20000册,但是图书在书架上睡觉的情形让他很心疼,为了让图书发挥作用,他积极争取了博爱伴读项目进村里,2018年起,让红十字志愿者每年来陪伴孩子阅读,把图书室打造成周末、假期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
志愿者陈法勝与孩子一起读书
第一次参加伴读活动的云南民族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主席小陈感悟颇深:这对双胞胎兄弟只是中国千千万万留守儿童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但是也让志愿者们看到了现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现状。希望通过志愿者们自身的行动、红十字精神的传递和博爱伴读计划的深入开展,在孩子们心里播下一颗志愿服务的种子,让更多的孩子长大后也能传递红十字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人道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云南省红十字会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1217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9000689号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国贸路309号政通大厦7层 邮编:650200 电话:0871-67196666
技术支持:贵州佰仕佳信息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