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会动态 >> 正文
爱心接力 生命永续
——云南省红十字会大力推进造血干细胞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
来源:  作者:陈云芬  编辑:宣传筹资部  日期:2018-03-15  点击率:221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两献善举延续生命

今年224日,贵州省遵义市女孩梁琴在宣威市乐丰乡因突遭车祸死亡,其家人决定用器官捐献的方式,让亲人的生命得到另外一种形式的延续。梁琴的家人同宣威市红十字会签订了自愿捐献协议,最终梁琴捐出了眼角膜、双肾、肝脏,使3名患者获救,2名患者重见光明。这则题为“宣威:花季女孩突遭车祸 器官捐献让5名患者受益”的消息传出后,短时间内就刷屏了朋友圈,让众多目光又一次聚焦到了人体器官捐献这一爱心善举上。

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捐献人体器官,被誉为献上生命的礼物。多年来,这些充满爱心的“生命的礼物”,挽救了他人的生命,让社会变得更加温暖,让文明以另一种力量延续。

云南省红十字会在2003年、2013年分别启动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和人体器官捐献(简称两献)工作。高位推动下,两献志愿者队伍发展壮大,捐献例数持续上升,公众捐献意识逐年增强,“两献”取得的良好实效延续了生命之美,为社会注入了巨大的道德力量。

数据和事实是最具说服力的。

截至今年310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云南省分库已累计入库志愿捐献者资料76500余人份,157名志愿者成功为国内外的白血病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省志愿捐献者资料入库量平均每年在5000多人份,居全国前列。

截至今年310日,我省成功实现人体器官捐献256例,其中大器官782个,眼角膜424枚,登记志愿者2243人。云南的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受到了国际权威组织的高度认可,把我省开展公民逝世后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方式称为“云南模式”在国际领域内广为宣传。

透过这两组数据,省红十字会“两献”工作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步入良性轨道的发展路径清晰可见。

生命如此美丽,“生命的礼物”如此温暖。“两献”以爱的形式,在云岭大地上弘扬了真善美,传递着正能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

 

法律保障行动务实

“你们毫无保留地奉献了生命最后的温暖与光辉,在这片草木长青,清新幽静之地,为你们高尚的灵魂留下了永恒的尊敬。”201747日,由省红十字会发起筹建的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在昆明金宝山艺术园林内落成,187位捐献者的名字被镌刻在纪念碑两侧的附碑上。人们用各种形式的缅怀活动,表达着对捐献者的尊重和纪念。

“省委、省政府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对省红十字会开展‘两献’工作高度重视,从编制、政策、资金和法律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云南‘两献’工作获得了长足发展。”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董和春介绍。

15年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云南省分库以拯救广大血液病患者生命为宗旨,认真履行宣传动员、志愿者报名登记、体检采集血样、分型检验、配型检索、造血干细胞采集和移植服务工作职责,16个州市红十字会成立了工作站,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不断得到强化,成效日益显著,云南省分库荣获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先进单位”、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各级红十字会的宣传感召下,一批国内知名的云南籍演员、作家受聘成为云南造血干细胞捐献爱心大使,在不同的领域宣传呼吁公众踊跃捐献;公务员、医生、老师、学生、农民工等不同社会人群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主力。

201631日,我省在全国较早出台实施《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条例》,将器官捐献工作纳入法治框架下开展,为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保证了红十字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医疗机构等在法律框架下依法履职。为弘扬器官捐献这一大爱善举,近两年来省红十字会组织部分器官捐献者家属到水富县参加以“为爱奔跑.生命接力”为主题的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主办“讲生命延续的故事”大型文艺晚会,建成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并向社会开放,举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为这个无私的群体树立丰碑,以实际行动来推动器官捐献。

 

高效联动步履铿锵

“虽不认识你,但要谢谢你。爱心捐献,如果可以让更多的生命延续,这样的人生很值得。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爱心大使龚婷感言。“与其化为灰烬,不如遗赠他人。在生命的尽头,点亮另一束生命之光。中国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爱心大使马迎春对器官捐献寄以厚望。

每一例捐献背后都有着一个温暖心灵的生命故事,每一句“我愿意”背后都是面对自我的挑战。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云南省分库主任黄杰谈到,好多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在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通知时都会很激动地说“我愿意!”然而,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要经过初筛、再动员、高分辨、体检、采集、移植等流程,往往要3个多月才能完成,当中也有不少志愿者由于各种原因打起了退堂鼓。还有就是因配型需要的时间长,有些入库志愿者由于电话变动联系不上、家人反对、年龄增大、身体健康等因素不能实现捐献。为此,省红十字会启动了“不忘初心,让爱持续”志愿者回访活动,希望通过“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你还好吗?”的温情问候,提醒志愿者不忘承诺,切实提高捐献成功率。目前,回访已完成1万多例。

“我国每年的人体器官需求与供给比例为1501,这意味着150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来挽救生命,但只有1万患者能成功实现移植。并且,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正以每年10万人的速度上升,器官短缺的社会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负责人付青平介绍。怎样推进人体器官捐献?付青平认为,应建立高效的联动机制,推动财政、民政、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积极参与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器官捐献的宣传动员、医护培训、人员招聘、信息化建设、困难救助等工作;新闻媒体要加大捐献知识、捐献者大爱精神等公益宣传,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一路艰辛,一路感动,一路希望。不遗余力加大宣传动员,加强组织协调,优化捐献服务,省红十字会推动“两献”工作步履铿锵,希望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献者队伍中,用大爱展开生命的接力。

(作者:陈云芬)

 

 

作者:陈云芬
编辑:宣传筹资部
上一篇:省红十字会召开2018年度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下一篇:“探索人道法”项目云南首期师资培训班在玉溪市隆重举办

云南省红十字会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1217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9000689号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国贸路309号政通大厦7层  邮编:650200  电话:0871-67196666

技术支持:贵州佰仕佳信息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