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活动 >>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 正文
仅剩光感到视力0.4,廖女士要带着捐献者的眼睛看世界
来源: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  作者: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  编辑: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日期:2025-09-02  点击率:1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2025年7月21日, 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眼科门诊外,35岁的廖女士眼神里透着期待。这一天,在女儿和妹妹的陪伴下,她要完成角膜移植术后的最后一次拆线,而过去一年里,她的生活仿佛经历了一场奇迹。

图片

去年5月,廖女士的世界几乎陷入黑暗。自幼左眼失明的她,右眼是她感知世界的唯一窗口。然而,一场慢性泪囊炎引发的角膜穿孔,让她的视力骤降,只剩下光感。“医生说如果不能及时接受角膜移植手术我可能再也看不见了,我非常绝望。” 廖女士回忆道,声音里还带着一丝颤抖。

“当时我连女儿的脸都看不清了,心里特别害怕。” 廖女士说,当时她的女儿4岁,她害怕看不到孩子长大的样子,也担心无法陪伴父母和姐妹。就在她陷入绝望之时,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曹燕娜和她的团队伸出了援手。

“第一次见到廖女士时,她的视力只剩手动,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 曹医生告诉记者,廖女士仅有视力的右眼因为感染发生了角膜穿孔,面临着双眼失明的风险。“我们谨慎地为她制订了治疗方案,在术前谈话时,她木然的表情比流泪更让人感到难过。”

“手术需要分两步进行,第一期手术需要彻底清除感染灶,我们为她进行了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术后观察泪道通畅,感染得到控制,才能再进行第二期角膜移植手术。廖女士当时角膜感染比较重,二期手术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完全清除感染灶以及眼内脓液,同时进行精细缝合,以尽可能地减少术后散光,恢复视力。” 曹医生介绍,这枚珍贵的角膜来自一位捐献者,“在生命的终点,他选择用光明延续他人的希望。”

“手术前我很紧张,也很害怕。曹医生握着我的手安慰我说,别害怕,有希望。” 廖女士说。

这份希望没有落空。移植完成后的第二天,廖女士悲伤已久的脸上,随着纱布的揭开突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她欣喜地欢呼:“我看到了!”周围的人都笑了,因为她的笑容。

 时光流转,术后即将一年,廖女士的右眼视力从光感提升至0.4,足以让她重新阅读、工作,甚至独自旅行。廖女士哽咽着说,“非常感谢一年多来曹医生的悉心治疗,感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角膜移植中心全体医护人员,感谢那位不知名的捐献者,如果捐献者能看到,我想说——您眼中的世界,现在也成了我的世界,我会带着你的眼睛,看遍这个美好的世界。”

图片

 廖女士的妹妹小廖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去年得知姐姐的病情后,我们全家人都很崩溃。” 小廖说,“在医院一边接受治疗一边等到角膜供体时,我们全家都非常焦虑。但当得知有人捐献角膜时,我们全家人都看到了希望。” 她回忆,手术后,廖女士在手机里拍了很多照片,都是以前从没拍过的风景。“姐姐告诉我,她的眼睛看得比以前更明更亮了。” 小廖说,“我们全家人都很感激这位陌生人。”

小廖也深受触动,她决定加入器官捐献志愿者行列。“以前只知道有捐献者,但没有发生在身边,没有太大感触。” 她说,“但自从姐姐的事情后,我更理解捐献的意义,我也想成为下一个捐献者。”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角膜盲患者400万人,每年新增超10万人,但每年仅能完成约1万台角膜移植手术。曹燕娜表示,每年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角膜移植中心要完成两百多例手术,但还有很多患者在排队等待角膜,希望有更多人能成为“光明传递者”。

您给我的不止是一枚角膜,更是一次重生的机会。我以为世界会永远熄灭,谢谢您的爱心,让我可以重新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可以看到女儿长大,可以陪伴父母、姐妹。我想说——您眼中的世界,现在也成了我的世界。我用您的眼睛看到了芙蓉镇夜景、湘江、橘子洲……我会带着您的眼睛,看遍四季更迭,然后把光,再递给下一个人。非常感恩有您,可以说没有您的眼角膜捐献就没有我现在的光明,感谢您给了我一次拥抱光明,拥抱幸福的机会,我会百倍千倍的去爱惜我的眼睛,珍惜我来之不易的光明,非常非常的感恩您的大爱奉献。

拆线前夕,廖女士写了一段文字,虽然无法寄出,但她无比感恩那位陌生人。

7月21日,当最后一根缝线被拆除,廖女士的世界变得更加明亮。她站在医院门口,抬头望向天空,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温暖而明亮。

在廖女士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绝望与希望的交织,看到了爱与光明的传递。每一个角膜捐献者,都是点亮他人世界的英雄。让我们一起,成为“光明传递者”,把爱与希望延续下去。


作者: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
编辑: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上一篇:愿我战胜病痛的那些经历,成为滋养孩子们成长的力量
下一篇:这对九旬老夫妻订下约定,未来用特殊的方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