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3日是第26个“世界急救日”,主题为“急救与气候变化”,为进一步宣传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昭阳区、盐津县、水富市红十字会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昭阳区
9月17日,昭阳区红十字会走进区委党校中青年干部第2期培训班,为青年干部带来了一堂应急救护知识。此次培训受到了青年干部们的热烈欢迎,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培训课上,区红十字会老师以生活实际和典型案例为切入点,介绍了心肺复苏术(CPR)、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方法、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及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等急救知识。实操环节,学员们在讲师的指导下,分组使用模拟人和AED训练机,积极进行心肺复苏和AED操作练习,从胸外按压的力度和频率,到人工呼吸的规范动作,再到AED的快速准确使用,学员们认真投入,反复练习。讲师们一对一纠正学员的不规范动作,手把手指导关键技巧,确保每位学员都能熟练掌握操作要领。
学员们表示,培训内容丰富、讲解通俗,通过培训,既打消了面对突发状况“不敢救、不会救”的顾虑,又掌握了实用技能,增强了服务群众、守护生命的责任意识,一定将所学应急救护知识带回各自岗位。
盐津县
9月16日,盐津县红十字会到落雁乡桦槁坪社区开展2025年“世界急救日”活动,社区居民300余人参加活动。
县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现场模拟有人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情况危急,身边人及时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解除气道梗阻异物,保障生命安全,让社区居民对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通过“理论+实操”的教学模式,分别讲授了气道异物梗阻概念、常见原因、表现及急救要点、急救原理,以及成人、儿童及婴儿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方法,让社区居民对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的理论知识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能够更加熟练、准确的进行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操作,解除异物梗阻危险,保护自己和身边人。
活动同时宣传普及了红十字运动和“三救三献”职能职责,让社区居民对红十字会有了一定的认识。
活动现场发放了“三献”和艾滋病防治宣传折页数百份。
水富市
9月16日,水富市红十字会在市第一中学组织开展“守护生命、救在身边”应急救护知识公益培训,新入学的900余名高一新生参加。
培训中,红十字会培训师资通过理论讲解、案例互动及动画演示等形式,系统介绍了心肺复苏(CPR)、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及中暑、溺水的处置等应急救护技能,通过培训帮助师生掌握应急救护技能,提升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救与互救能力,增强师生安全意识,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校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