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学思践悟 深学笃行 坚定不移贯彻二十大精神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昭通市红十字会在微信平台推出“学习二十大·红会有担当系列微党课”,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论断、重大战略,结合红十字工作实际,谈学习、谈体会、谈做法,努力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将全市红十字组织、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有担当才能知进取,激励红十字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学思践悟,深学笃行,坚定不移贯彻二十大精神
大关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唐 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报告催人奋进、振奋人心,作为基层红十字会组织的一员,我们更要持续宣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红十字事业中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坚持人民至上是红十字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
报告指出:“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红十字会的根本宗旨是“人道”,“人道”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人道主义不因阶级而不同,不因种族而区分,不因权贵而不公,不让任何一条生命被轻视,最根本的要求是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贴近于人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拓展人道主义的内涵,与民生息息相关,改善和保障民生是红十字会的不竭动力。基层红十字会就是中国大家庭的小细胞,以红十字会为平台,大力开展人道救助活动,突出抓好困境群体的救助,持续开展送温暖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坚定不移地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宗旨。
强化居安思危是红十字事业持续向好的保障
报告指出“我们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有力应对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第十一条规定了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其中有一条是“开展救援、救灾的相关工作,建立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在战争、武装冲突和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中,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提供紧急救援和人道救助。”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各类应急事件发生率不断增加,聚焦度持续攀升,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更要求基层红十字会要具备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既要有“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意识,又要有未雨绸缪的前瞻性。既要不断加强救护师资能力建设,强化救护知识的培训和普及,又要注重自身应急救护能力的提升,强化应急救护队伍建设,科学管理储备物资、应急物资、应急设备等,对标先进、对标典范,强化志愿服务队建设,大力开展应急救护演练,以实战为尺,以预防为度,在实践中补齐短板、做优长板,努力打造一支在紧急情况能站得出、用得上、靠得住的应急队伍,全面加强基层红十字会应急能力提升。
贯穿生命安全是红十字事业不断夯实的基础
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健康中国建设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全力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为基础,紧抓应急救护师资和救护员队伍等骨干力量,持续扩充救护师资力量,把救护师资力量向乡镇、村、志愿服务队延伸,进一步加强救护员培训,强化易发伤害行业、领域和公共场所等重点领域应急救护能力提升,实现点面结合,全面实施“红十字救在身边”行动,推动应急救护知识覆盖面不断扩大,强化应急救护知识不断走深、走实,充分动员群众志愿参与,不断树牢“救护为人人,人人学救护”的意识,积极发挥群众性应急救护主体作用,切实有效提升群众自我救护意识和应急救护技能,持续为健康中国建设精准发力。
在学习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下,作为基层红十字会,要认真落实“五个牢牢把握”重要要求,精准把握二十大核心要义,从整体到局部,从世界观到方法论,深刻理解二十大精神,把“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贯穿始终,聚焦“三救三献”,在工作中找方法,在方法中提经验,在经验中促落实,推动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