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活动 >>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 正文
六十余载陪伴共进,贡献医学大爱同行
义乌夫妻二人先后捐献遗体
来源:中国红十字会官网  作者:  编辑:镇康县  日期:2024-03-11  点击率:55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5年前,见证了自己风雨同舟60余载的老伴陈德福的遗体捐献,王凤香就对三个儿女表示:“我也要捐的,和你们爸爸在一起有个伴儿。”

2月28日,87岁的王凤香因病离世,子女第一时间赶到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红十字会,决定按照母亲生前遗愿,无偿捐献母亲的遗体和眼角膜,王凤香、陈德福夫妻俩将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在浙江大学医学院再次相伴。他们也是义乌市第一对共同捐献角膜和遗体的夫妻。

丈夫陈德福生前是义乌二中的退休教师,2014年底,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反复住院。

当时,陈德福经常提起糖尿病、高血压等亟待解决的疑难杂症,说如果自己的身体能用于医学研究,为解决这些难题作一点贡献,那么也就不辜负国家对自己的照顾。

小女儿陈雪梅说,2019年父亲去世前和他们说要捐献遗体时,刚开始大家都以为是随口说说,后面父亲反复讲,才知道是真的想做这件事。

2019年7月1日,陈德福离世,儿女遵循他的遗愿,将其遗体、大脑组织捐献给浙江大学医学院用于医学研究和教学使用,成为一名令人尊敬的“大体老师”。

“受我爸爸影响,我妈妈也说自己虽然没什么文化,但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希望自己的遗体捐献可以帮助学生去做解剖、了解人体结构,其实我们明白她是想以另外的形式和爸爸继续在一起,因为他们从20岁就在一起,60多年来一直都很恩爱。”

2月28日上午8时52分,王凤香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义乌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抢救室举行,亲属和医护人员为逝者献上花束,深深鞠躬、默哀致敬,红十字志愿者宣读悼词。

按照老人生前意愿,三个儿女替她签下遗体(组织)捐献登记表。“爸爸妈妈从小就教导我们兄弟姐妹做人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别人,我们也一直谨记父母亲的教诲,由衷地感谢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教给我们的人生价值观。”老人的儿子陈继东说,面对父母的坚定信念,兄妹三人都很支持、尊重他们的决定,觉得很有意义,将来也都有意捐献。

大女儿陈雷红说:“父亲和母亲年轻时聚少离多,现在用这种善举延续生命的意义,今后他们在浙大医学院一直相伴,相信他们可以笑泯九泉了。”

王凤香是今年义乌市第3例遗体捐献者,其丈夫陈德福为义乌市第8例遗体捐献者。截至目前,义乌市红十字会已见证了102例器官捐献和34例遗体捐献。

义红

作者:
编辑:镇康县
上一篇:致敬临沧一名器官捐献者——让爱与希望在人间永恒传递
下一篇:“空中120”转运爱心捐献器官 让云南3人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