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惠民实事,提升全民应急救护能力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区红十字会:
办好惠民实事,提升全民应急救护能力
2024年,“急救能力培训”被列入度普洱市十件惠民实事项目之一,思茅区红十字会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全力提升市民应急救护能力。
一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思茅区惠民实事暨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方案,建立工作会商机制,各相关部门结合职能职责,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齐抓共管,确保任务的落实。
二是扎实开展公众应急救护普及培训。以“关爱生命,关爱健康”为主题,组织具有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质证的志愿者,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五进”培训,进一步增强广大机关干部职工、企业员工、学校师生、社区群众、农村群众防灾避险意识,普及掌握应对突发事件时自救互救应急救护技能。截至今年3月底,共面向公众开展应急救护培训27期(其中进机关4期,进农村5期,进企业4期,进社区7期,进学校2期),共培训群众6563人次。
三是认真开展重点人员持证培训。制订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对象。分批次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医疗机构人员、公安干警、企业从事高危行业员工等重点人群参加“CPR+AED ”持证培训、红十字救护员(初级)培训。严格按照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标准化手册》2023年版要求,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考核标准、统一发证,规范教学管理,强化监督指导,培训考试合格后发放初级救护员证或“CPR+ AED”培训证。预计年内完成重点人群持证培训350人次。
作者:
编辑:思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