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践行人道使命、服务民生发展的征程中,施甸县红十字会党支部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在教育帮扶、助残助困等领域积极作为,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坚实的红十字力量,书写了新时代党建引领公益事业发展的生动篇章。
一、公益筹款聚微光,点亮教育与助残助困希望
施甸县红十字会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响应公益号召,以“5·8人道公益日”“99公益日”等募捐活动为重要抓手,精心策划、广泛动员,搭建起社会爱心汇聚的桥梁。
在活动筹备阶段,党支部召开专题会议,制定详细的筹款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党员干部主动担当,带头化身“公益宣传员”,利用微信朋友圈、红十字会公众号等线上渠道,发布图文并茂的募捐信息,讲述受助对象的真实故事,引发社会各界共情;在线下,党员们深入乡镇、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宣讲,面对面介绍红十字会公益项目的意义与成效,用真诚打动每一位爱心人士。在与企业对接过程中,党员领导干部多次上门沟通,以专业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赢得企业的信任与支持,多家企业纷纷慷慨解囊,助力公益事业。
在党支部的有力引领下,一场场温暖的爱心接力在施甸大地不断上演。在2024年“5·8人道公益日”网络募捐活动期间,县红十字会累计筹集善款106.53万元,全年线下募集款物96.1万元。这些汇聚而来的爱心善款与物资,被精准投入到全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关爱“一老小”、助残助困等救助帮扶工作中。通过改善学校基础设施,为孩子们打造了更优质的学习环境;为困境留守儿童、困境留守老人、残疾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送去生活物资和慰问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难题,重拾生活信心。
二、创新“党建+”模式,推动业务与党建深度融合
施甸县红十字会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将党建工作贯穿于红十字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在应急救援领域组建党员先锋队,开展常态化应急救护培训与演练。党员骨干带头学习急救知识,通过理论考试、实操演练取得相应证书,并深入乡镇、村社区、企业、学校和机关讲授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实用急救技能,累计培训干部群众11711人次,有效提升了全县干部群众的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在志愿服务方面,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整合各方资源,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成立“红十字党员志愿服务队”,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志愿者定期走进敬老院,为他们发放米、油、衣服等生活用品、与他们座谈交流;为留守儿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给予他们关爱与温暖。通过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弘扬了红十字精神,也拉近了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三、精准帮扶暖民心,助力乡村振兴见实效
施甸县红十字会党支部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困难群众实际需求,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对困难家庭进行细致摸排,建立帮扶台账,根据不同家庭的致困原因,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针对因病致贫家庭,积极协调基金会为患者争取医疗救助;对于因学致贫家庭,通过协调企业资助、助学金发放、学习用品捐赠等方式,减轻家庭负担,保障孩子受教育的权利。
在产业帮扶方面,党支部与当地农业企业、合作社合作,为困难群众提供技术培训。党员干部定期深入田间地头,邀请农业专家为群众传授种植养殖技术,帮助他们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增收致富。通过一系列精准帮扶措施,累计帮助15户困难家庭摆脱困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施甸县红十字会党支部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坚守人道初心,勇担为民使命,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在服务民生、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让红十字精神在施甸大地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