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县正处于森林草原高火险期,防火任务日益艰巨和繁重。结合红十字会工作职责,就围绕森林草原高火险期捐赠物资筹集、管理、使用及工作机制建立情况、应急救护普及情况等方面工作做分析报告。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捐赠物资筹集工作。施甸县红十字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红十字会大力支持下,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积极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募集物资,2023年接收捐赠物资12批次价值43.76万元,已全部按照捐赠方意愿拨付受捐方使用。
(二)应急救护普及工作。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提高群众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是各级红十字会的重要职责。施甸县红十字会充分利用防灾减灾宣传周、安全生产宣传月、5.8人道公益日、世界急救日等时间段,联合消防、应急、地震等部门开展防灾避险演练及普及救护培训活动,深入推广红十字“救”在身边活动,学习自救互救,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做到“人人都来学急救,学会急救为人人”。2023年度县红十字会共培训初级救护员830名,普及群众性的应急救护知识12007人次,取得了良好培训效果。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日常筹集的物资覆盖面及拓展领域不够。施甸县红十字会近年来发起的募捐活动均围绕全县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募捐,主要致力于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救助困难学生、帮助部分学校改善教学条件,助力施甸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在针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备灾救灾物资方面没有针对性地发起倡议或募捐,向社会筹集的渠道和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全县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涉及域面有限,普及还有差距。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涉及到全县各行各业,但是,由于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宣传不足,群众意识不高、部门协作配合还有差距,大众认可支持率偏低等诸多原因,加之点多、面广、行业特殊性专业性,红十字应急救护普及培训工作广泛普及上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在对县、乡、村(社区)三级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队伍人员层面的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扩大面不够、范围不广。
(三)基础设备条件差,师资队伍力量弱。由于本会基础条件薄弱,经费短缺有限,急救包、教材等培训教具配备上明显不足。应急救护师资力量较弱,参与性不高,选派的学员参加师资培训后因与工作、时间、业务安排冲突,不能较好地参加培训授课,加之大多数师资是非医学专业人员,对医学知识掌握不够丰富,长时间不接触救护案例,讲解课件时对学员不具吸引力,难以承担培训任务。社会大众普遍对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缺乏了解,组织参加的积极性不高,对培训工作的全面普及开展有一定影响。
三、对策建议
(一)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人道资源动员能力,做好防扑火物资储备。一是创新方式方法。加强与部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沟通协调,创新募捐活动方式,得到更多的关注、支持和帮助。同时拓展红十字会在森林草原防火救灾领域的服务,增强红十字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二是拓宽筹物能力。积极向省市级红十字会争取森林草原防灭火备灾救灾物资。同时进一步重视募捐工作,加大募捐工作力度,拓宽募捐渠道,提升募捐能力,根据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有针对性的加强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备灾救灾物资的组织筹集,有效推动红十字备灾、救灾工作。
(二)建立应急救护培训长效机制。一是强化宣传,提高群众参与意识,积极传播急救知识和技能,提升公众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意识。二是突出重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积极与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协调对接,针对全县森林草原防灭火行业从业人员,开展以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火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为主要内容的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培训,帮助县、乡、村三级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队伍及重点林区的从业人员进行森林防火驻村工作队加强应急救援能力。
施甸县红十字会
2024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