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以“规范化、实战化、专业化、多元化”建设为抓手,创新“管理+实战+专业+创收”模式,构建覆盖县乡的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全县累计组建县乡两级综合应急救援队9支、队员220人,参与防灾救灾、社会治理等任务4200余人次,队伍创收21.5万元,基层应急能力显著提升。
聚焦规范化,锻造专业应急“主力军”。实行集中驻勤、24小时值班制度,选派在职干部3名退役军人担任县级队伍指导员,乡镇副职直接分管,规范化运行率达100%。组织8支乡镇队伍分批次驻点县消防救援大队轮训,开展体能技能、灾害处置等实战化训练12批次,参训覆盖率100%。扁平化指挥保响应。建立县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乡镇党政负责人担任属地指挥长,实现“县乡指令直达一线”。2024年高效处置森林火情9起、地质灾害隐患巡查512人次,应急响应效率提升30%。制度与资源双保障。制定《双柏县基层应急救援和综合治理常备力量建设管理办法暨以劳养伍实施办法》,整合各类用房4847平方米,整合物资装备13063件(套),落实出勤、例会等制度,队伍实体化运行率100%。
紧贴实战化,筑牢防灾减灾“安全网”。森林火灾全链条防控。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演练155场次,覆盖群众8.2万人,发放宣传资料18.3万份。2024年火情处置成功率100%,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目标。气象灾害多维度应对。整合42名乡镇队员组建人工增雨防雹队伍,设置11个作业点,开展防雹作业23次,保护农作物3.8万亩。汛期排查滑坡、泥石流隐患点67处,立查立改,问题整改率98.5%。基层治理常态化参与。成立乡镇消防工作站8个,开展防火巡查310次,整改隐患136处;组织治安巡逻480次,保障重大活动安全23场次,联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等任务670次。
做强专业化,提升处突“硬实力”。强化队伍保障。县乡两级队伍采取劳务派遣方式,人均年保障经费5万元。强化实战训练。每季度开展1次业务培训,每月组织多科目实战拉练,半年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跨领域演练。2024年参与森林草原火灾预案演练155场次,安全高效处置火情9起。强化资源整合。整合卫健、红十字会等培训师资力量,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120人次。建设双柏县应急指挥中心,接入“雪亮工程”“天保工程”等信息数据源,构建数字化指挥平台,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养队长效化,探索以劳养伍“新路径”。劳务协作创收增收。依托双柏人才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对接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县级队伍农业务工5批次,人均增收2000元。乡镇队伍承接烟叶收购等季节性用工项目,创收12万元。政府购买服务造血。承接集镇垃圾清运、供水管网维护等项目,大庄镇等3个乡镇创收4.5万元。爱尼山乡实施绿美公路植树项目,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市场化运营促发展。成立双柏众安应急救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庄晟综合服务公司、蓝拓建筑公司等经营主体,承接集镇供水管理、道路养护工程,年收益7万元。探索“应急队伍+集体经济”模式,进一步提高队伍经费自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