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造亲子课堂的初因
应急救护培训是红十字工作中的重点之一,也是红十字会的看家本领。通过多年培训发现成人和孩子在培训中各有优劣势。比如,小学生好奇心强,活跃度高,记忆力好,互动性好的优势,但实操能力较弱,成年人刚好可以与之互补。开发1+1>2应急救护家庭亲子课堂,意让1个孩子加至少1个家长一起学习急救技能,带动家庭成员,甚至影响到整个家族成员成员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氛围,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家庭亲子课堂,真正做到1+1>2的培训效果。
二、师资力量保障
首先需保障强有力的师资团队,墨江县的外科医生、内科医生、全科医生,以及其他一些爱心人士加入到团队中。目前,团队有16名救护师资,医生占总师资的44%,286名志愿者。
团队中的志愿者分为专业师资和志愿者,师资团队成员为专业志愿者,必须持有红十字师资证方可上台讲课。志愿者由墨江县红十字会统一组织,专业志愿者一年至少须主讲3堂课,当助教不少于5次。专业志愿者每两个月培训一次,统一课程体系、规范急救技能实际操作,红十字志愿者每季度培训一次,从志愿者的形象、气质、服务、言语、行为、着装、急救技能掌握等方面进行要求和统一。
志愿者在活动中的服务质量由师资团队来给予评判,服务时长和日常管理由专人负责统一记录(目前由墨江县红十字会办公室负责);服务时长超100小时的,由县红十字会考核后认定为一星级志愿者,服务时长超200小时的,由县红十字会考核后认定为二星级志愿者,服务时长更长的,推荐他们往省市申报更高的表彰;或者通过省市县红十字会公众号、视频号,县级媒体做好优秀志愿者典型宣传推广,以身边人优秀事迹为榜样,感召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行列。
三、后勤保障
寻求相关部门和政策支持,获得人力资源、场地、宣传平台等方面的保障。如与教育体育局形成合力,下发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在校内开展应急救护公益培训得到政策方面的支持。
经费方面,在2022年和2023年的“99公益日”期间,在墨江红十字会的组织下,18支志愿者小队1559人次为《1+1>2应急救护亲子课堂》筹款24336元。培训中每期所需要的志愿者补贴、物资费、宣传费等,每年开展35期,平均每期200元,预计每年1.3万元,三年3.9万元。
四、课程设计
“家庭亲子”科普模式:亲子课堂针对家庭设计,增加了趣味性、互动性,小班开课,每个家庭至少2人,孩子大人共同参加,相互促进,打造温馨的亲子时光,每个家庭掌握人数会大于2人,产生的社会效益也会大于2。
趣味分段式特色课程体系:课堂分为幼儿家庭亲子班和少年家庭亲子班,首堂课以七巧板拼出志愿情,吸引孩子们与家长一起趣味互动,每堂课1至1.5小时,连上3--5次课,递进式的学完红十字知识、气道异物梗阻,心肺复苏,防溺水、创伤包扎、家庭安全小常识,按接受程度来看,一般少年亲子班3次课可学完,幼儿亲子班需5次课学完,考核后与县文明办一起为青少年颁发结业证书,让孩子们有仪式感的同时,增加与服务对象有黏性,也提高返课率和回访率,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通过回访发现15个家庭发现,其中1个家庭通过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了不到两岁的女儿两次,还有1位老师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学生手部摔伤,出血较重,老师用上包扎的方法为学生现场及时处理,学用结合,在危难的时候可以救了家人,阻断了悲剧的发生。
五、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