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化验时常常听到的转氨酶 究竟是什么?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不少市民参加献血时,会遇到因转氨酶过高不能参加献血的情况,这个转氨酶究竟是什么?
转氨酶是人体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造成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升高。
通常,体检中主要检查的转氨酶是谷丙转氨酶(ALT)。1%的肝脏细胞损害,可以使血中转氨酶的浓度增加1倍。因此,转氨酶水平可以比较敏感地监测到肝脏是否受到损害。转氨酶升高是个很常见的情况,并不一定是肝脏出了问题。因为转氨酶非常敏感,很多因素会引起转氨酶正常值的上下波动,健康人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时间检查,转氨酶测量结果都可能不一样。
导致转氨酶升高的非病理原因:
1.健康人如果剧烈运动后检查转氨酶就会发现转氨酶升高。如果过于劳累,会导致转氨酶升高。
2.检查前如果吃过油腻的食物或酗酒都会导致转氨酶升高。
3.怀孕的人,也会导致内分泌变化,使得转氨酶升高;
4.营养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如低蛋白饮食,尤其是当食物中缺乏胱氨酸、维生素E时,亦可使转氨酶升高。
5.日常服用的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也会导致转氨酶升高,比如:红霉素、安眠药、解热镇痛药、避孕药或半夏、槟榔、青黛等中药。
所以,血站建议献血至少三天前不要喝酒、不要服药、献血前一天饮食不宜油腻,不要劳累和熬夜。不然所献血液会因转氨酶过高,不能用于临床救治病人,白白浪费血液资源。
作者:
编辑:禄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