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年代,红十字的背后是医护人员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从人道主义出发,无条件地对伤患者施救。在和平的当下,除了医护人员以外,更多以爱为名的社会人士,也在为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而努力着。
“人道 博爱 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永不过时
在我们的过去 现在 以及未来
红十字承担的工作职责概括起来就是“三救三献”。您知道红十字会的“三救三献”是什么吗?今天来跟大家聊聊红十字会的职能之“三救三献”!
关于“三救”
1、应急救援
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队伍,定期举行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提高救灾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二是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中,开展救护和救助工作,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各级红十字会在辖区内发出呼吁,依法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
三是认真填写中国红十字会救灾物资发放相关表格,确保物资发放数量。
四是加强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建设和管理备灾救灾设施,充分做好应对各类重大自然灾害的救援准备。
2、应急救护
开展应急救护、防灾避险和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培训;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农区、学校和易发生意外伤害的行业和人群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意外伤害和自然灾害的现场救护;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应急条件下的应急救助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应急救护培训中应有的主体作用;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广泛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增强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3、人道救助
做好人道救助工作主要需做好:
一、常住在本市的居民(有户籍或居住证) , 因重病、大病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或者是因突发事件或意外伤害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进行人道救助。
二、积极筹措资金,每年例行的“5·8”世界红十字日,送博爱、送温暖、送技能、送知识、送医送药、春节期间的博爱送万家、暖春行动等形式,帮助那些实实在在需要帮助的人。
关于“三献”
1、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是指为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身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收取超过因献血发生必要的交通、误工等成本额度及报酬的行为。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帮助病人解除病痛、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近半世纪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一直向世界各国呼吁“医疗用血采用无偿献血”的原则。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
2、造血干细胞捐献
造血干细胞成功移植挽救濒危生命,着实牵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我们见证了造血干细胞重燃他人生命的奇迹,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无偿献血条件都可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为更多临床患者贡献一份力量。
建设和管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动员、组织工作。
3、人体器官捐献
器官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或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器官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直系亲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
红十字会依法开展和推动遗体、器官(组织)捐献工作;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宣传和教育、关心爱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及其他人道救助工作。
器官捐献是挽救器官衰竭患者生命、服务医学发展、展现人性光辉、传递人间大爱、体现社会进步文明的高尚事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