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其实很简单,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能够挽救他人生命,让他的家庭重获快乐。”12月14日上午,来自云南红河州开远市的杨先生在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一位陌生的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他也是云南省第357例、红河州第43例无偿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红河州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温凡及开远市红十字会领导赴昆慰问
90年出生的杨先生在云南红河州开远市解化医院里做行政管理工作,因工作关系,杨先生经常接触到一些重病患者,深刻理解到病人的痛苦,多年以来,他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看望病患,2022年5月11日,杨先生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血液病患者的意义,他毫不犹豫地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行列中,希望有一天能够配型成功。“不管是献血还是捐献造血干细胞,我的想法是,于己无损,于人有益,何乐而不为?!”杨先生笑着说。2023年8月初,杨先生得知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次配型相合时,他很惊讶,也很开心,并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捐献。经过初配、高分检测、体检等前期准备,杨先生顺利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
捐献结束,杨先生和自己捐献的“生命的种子”留影
“我不知道对方具体情况,只知道是一位80后的大哥,按年龄推测可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独生子女,他可能有年迈的父母,也有年幼的孩子,我希望我的捐献能让他尽快恢复健康,给他的家庭带去希望。”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杨先生并不担心。“在日常的公益活动中,我已充分了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流程,和我平时捐血小板类似,只是稍长一点的过程,能与患者配型成功,这是一种缘分,我一定义不容辞,这次捐献带给我的不只是帮助他人的愉悦,更让我亲身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以后,我会继续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他人付出,为社会奉献。”杨先生说。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当今治疗白血病等恶性难治性疾病最有效的临床技术,然而,非血缘人群中配型相合率非常低,通常配型相合率仅有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需要有更多富有爱心的人加入志愿者行列,来支撑大容量的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也称中华骨髓库),才能为更多白血病患者创造配型成功的机会。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种力量,让人们在身心俱疲时燃起希望,让信仰在砥砺前行中愈发坚定;对白血病患者来说,志愿捐献者就是他们生命中的天使!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它不仅使濒临垂危、受病痛和绝望苦苦挣扎的白血病患者得到生的希望,更是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守望相助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
捐献者们
以自己的大爱行动诠释了
“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在此
我们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
积极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中
为更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