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活动 >> 造血干细胞捐献 >> 正文
园丁捐献“生命种子” 妻子接续博爱传递
保山市第七中学一名高中教师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来源:  作者:  编辑:保山市隆阳区  日期:2024-02-07  点击率:70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2月7日,保山市第七中学教师杨福军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用善举挽救了一名血液病重症患者的生命。成为隆阳区13例、云南省第36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我区2024年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迎来了开门红。


杨福军是保山市第七中学的一名高中教师,2007年还在上学的杨福军就有意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主动打电话到省红十字会咨询捐献事宜,2007年12月,省造血干细胞分库到保山医专开展造血干细胞集中采样活动,杨福军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填写了志愿者登记表,完成了血样入库。2023年6月,正在学校上课的杨福军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HLA分型与一位血液病重症患者初筛相合,沉睡16年的“生命种子”终于能帮上别人,杨福军内心很是激动,在征询家人同意后,他按照流程完成了高分辨检测和体检,准备赴昆捐献,但由于患者病情恶化,捐献只能延后进行。直到2024年1月12日,云南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分库联系到隆阳区红十字会,告知患者已经不能再等,需要启动紧急捐献程序,这可能是患者最后的希望,当时正值学生期末考试,杨老师是高三班主任,课程任务比较重,但了解到患者的特殊情况后,杨老师义然决定赴昆捐献。杨老师的善举得到了区教体局和学校的大力支持,班里的学生听说他要去捐献造血干细胞,都激动的为老师鼓掌加油。1月26日,就在杨福军准备出发前,却被再次告知因患者感染,捐献日期还需往后延期,一场时间与生命的赛跑在两个城市间上演,患者的病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直到2月3日,杨福军终于在爱人的陪同下,前往昆明为捐献做准备。

通过体检、注射动员剂,2月7日杨福军老师成功捐献了29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及时为这名白血病患者注入了生命能量,帮助患者渡过了危险期,挽救了生命。

“做为一名教师,我一直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去教育和感化我身边的学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别人,是多么荣幸和有意义的事情。”杨福军在给患者的回信中说道。

整个捐献过程,妻子和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一直陪在杨福军身边,目睹了整个捐献过程的妻子被深深感动了,主动联系到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要求加入中华骨髓库。2月8日下午,杨福军夫妻从昆明回到保山,顾不上4个小时旅途的疲惫,妻子第一时间就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保山市中心血站抽取了8毫升血样,登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和丈夫一样,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造血干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获得捐献对于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衰竭患者而言,意味着获得新生。捐献通过静脉采血的方式进行,对人体没有伤害。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中华骨髓库志愿者队伍中,不断扩大库容,为血液病患者提供更多配型几率,帮助患者点燃希望之光。

作者:
编辑:保山市隆阳区
上一篇:白衣天使捐献造血干细胞,给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下一篇:市、区红十字会慰问造血干细胞捐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