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 核心业务 >>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 正文
一封未完成的家书
来源:嵩明县红十字会  作者:  编辑:管理员  日期:2022-07-05  点击率:233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5月的一天,戍边警察王利强来到昆明市嵩明县红十字会,帮助妻子毕映秋完成遗体捐献登记的愿望。“病情加重后,她就想等走后捐出自己的遗体支持医学事业。”王利强哽咽着说,“这是她的心愿。”5月19日,38岁的毕映秋平静地走完了她的一生。正如生前留给丈夫那封未完成的信里所写那样:“如果哪天我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不是我‘抛弃’你们,而是换一种方式继续爱你们。”而这份爱,现在将以遗体捐献成为“无语体师”的形式永远延续。




   今年3月9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的一篇推文《“要用一生去爱她,”》阅读量很快突破10万+。这一封未完的家书,是毕映秋写给丈夫王利强的,寥寥数语包含着无限牵挂和深情。

   王利强是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普洱边境管理支队勐马边境派出所副所长,妻子毕映秋是云南交投集团昆明东管理处嵩明分处工作人员。2017年8月,毕映秋在一次体检中查出患有癌症,经过手术治疗后又发生癌细胞肺部转移。在抗癌路上,毕映秋恐惧过,也绝望过,但在度过情绪低谷后,她接受了这残酷无情的现实,开始积极接受治疗。

   2019年夏天,毕映秋留下这封感动数十万人的家书,孤身一人前往上海求医。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近3年时间里,毕映秋只身一人先后40多次往返于昆明和上海。




   因为丈夫王利强工作特殊、任务繁重,夫妻俩长期两地分居、聚少离多,但说起自己的丈夫,毕映秋的语气里却满是骄傲与自豪。正是因为有妻子的理解和支持,王利强先后荣获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

   在上海市东方医院治疗期间,毕映秋的开朗乐观也感染着大家。“她每次来治疗,都会带些云南土特产,与病友一起分享,和大家聊天,讲述自己的抗癌故事。”在医生的眼里,毕映秋有着超过常人的坚毅和乐观。在了解了她的情况后,无论周末还是节假日,医生都会安排时间为她治疗,并根据她的病情多次调整治疗方案,帮助毕映秋一次次闯过“生命禁区”。

   “看着女儿长大,陪着丈夫一起变老”是毕映秋最大的心愿,但病魔依然步步紧逼。她知道每一次出行都可能变成永别,于是,她深情地写下:“不知道这封信你会不会看到,但我想告诉你,嫁给你,做你的妻子,是我这辈子感到最幸福的事……”信里,毕映秋回忆着夫妻俩相互扶持的岁月,体谅着丈夫的辛苦,担忧着女儿的未来。




   奇迹最终还是没有发生,毕映秋走的这天,嵩明县红十字会和昆明医科大学的工作人员来到家中和亲友同事一起为她举行简短的告别仪式,告别仪式后毕映秋将成为昆明医科大学的“大体老师”,捐献的遗体将用于医学教学,她会以另一种形式永远地活在我们心中,因为只要爱没有走远,她就一直都在。

作者:
编辑:管理员
上一篇:鲍氏父子俩到大理州红十字会登记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
下一篇:省、市红十字会监事会对石林县开展中国红十字总会援助“博爱家园”项目执行情况专项监督暨调研

云南省红十字会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1217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9000689号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国贸路309号政通大厦7层  邮编:650200  电话:0871-67196666

技术支持:贵州佰仕佳信息工程有限公司